济南3月28日电(记者公雪)近日,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《山东省陶瓷琉璃产业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力争到2027年,全省陶瓷琉璃产业年产值达到400亿元左右,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有品牌,形成产业规模大、创新能力强、知名品牌多、文化传承优的产业生态格局。
山东作为国内陶瓷琉璃重要产区,近年来在产业规模、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。目前,淄博拥有陶琉企业800余家,是国内重要的先进陶瓷产业产地和江北瓷砖生产及贸易中心,其部分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,琉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%;临沂拥有建筑陶瓷生产线亿平方米,在日用瓷领域国际市场份额超20%,被商务部认定为“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(日用瓷)” 。
为实现这一目标,《方案》明确了七大方面14项重点任务。在科技创新方面,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,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,同时落实研发投入奖补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。在数智赋能方面,推动数字经济与陶琉产业深度融合,鼓励企业开展产线升级和技术改造,加大绿色化改造升级力度,实现绿色低碳发展。
在产业布局上,山东将依托淄博陶瓷琉璃产业基础和区域布局,做大淄博陶琉产业集聚区,并发挥临沂、潍坊、东营、滨州等地区的特色优势,打造多点联动发展格局。此外,方案还强调品牌培育、跨界融合、市场开拓和人才引育的重要性。在品牌培育方面,实施陶琉一体推进的特色产业品牌战略,塑造“淄博陶琉丝 齐鲁美之韵”全球知名效应;在跨界融合方面,推动陶琉产业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,打造“陶琉+”生态圈 ;在市场开拓方面,创新营销模式,完善线下线上销售渠道,开拓产品出口新路径;在人才引育方面,支持陶琉产业通过产教融合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,加强人才自主培养。
围绕“提升发展工业用先进陶瓷”“做优做强消费类精品陶瓷”“传承创新高品质工艺琉璃”三大领域,山东也制定了具体的发展方向,如以电子信息、新能源、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,强化先进陶瓷产业链条生态建设;聚焦日用陶瓷、艺术陶瓷、建卫陶瓷,通过文化传承、技术研发和品类创新,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等。
为保障政策落地见效,山东还将统筹省级工业转型发展等相关专项资金,支持陶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、品牌提升等工作,支持将陶琉企业或项目纳入金融伙伴服务,引导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精准融资服务,并支持符合条件的先进陶瓷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范围。
此次《方案》的出台,标志着山东省陶瓷琉璃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,通过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,有望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,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