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PG电子(Pocket Games Soft )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游戏供货商[永久网址:363050.com],首位跨足线下线上电子游戏开发。PG电子,pg娱乐,PG电子试玩平台,PG电子技巧,PG电子下载,欢迎注册体验!“以前村里路窄会车难,现在大道通家门,游客也多了;种粮不仅不愁卖,机械化耕作还省了不少力!”东源县骆湖镇村民的切身感受,正是“百千万工程”在骆湖镇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。
3年来,骆湖镇锚定“工业强镇、农业大镇、篮球小镇”目标,以实干作答、以实效践行,在产业融合、民生改善、风貌提升、机制创新四大领域精准发力,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。
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。骆湖镇立足资源禀赋,推动一、二、三产深度融合,发展动能持续迸发。
建材产业集群化升级成效显著。骆湖镇政府引导鹰牌陶瓷、炬成陶瓷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,联动周边乡镇打造新型环保建材集聚区。通过“店小二”式精准服务,调整班子挂钩企业机制,全覆盖走访助企纾困,成功推动1家企业上规入库,累计解决企业用地、用电等难题80个。今年1月至9月,全镇规上工业产值达19.49亿元,其中9月单月产值突破2.57亿元,工业强镇根基不断夯实。
现代农业焕发蓬勃生机。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,完成夏耕面积1.3936万亩,推动1593.83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。下欧村种粮大户欧玉兴成立合作社,承包220亩耕地种植丝苗稻,实现机械化耕作,年创收12万元,成为撂荒耕地“变废为宝”的典范。同时,推广皇帝柑、辣椒等特色作物种植,发展养猪、养牛等支柱养殖业,农业大镇名片越擦越亮。
特色文旅实现跨界融合。连续3年举办江坑村、红花村“追龙”民俗活动,吸引6000余人次参与,该民俗已成功入选县级非遗。以“篮球”为纽带,策划村居篮球赛,组建镇村干部广场舞队伍,不仅斩获东源县广场舞大赛金奖,还登上全国秋季“村晚”舞台。“体育搭台、农文旅唱戏”的模式,让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,为镇域经济注入新活力。
发展为人民。骆湖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以基础设施升级、公共服务优化等方式绘就民生幸福底色。
交通路网实现互联互通。投资1520万元的县道829线致富村至小水村段改建工程顺利竣工,6.881公里道路完成拓宽硬化,2座桥梁同步改造,2024年底实现全线个村村民“行路难”问题。此外,完成国省道两侧、物流大道亮化工程,新装路灯100盏,4.5公里路段实现“点亮黑夜”,群众出行更安全、更便捷。
公共服务短板加速补齐。联合多部门解决骆湖中学教师空编、实验室漏水等问题,让教育资源配置更均衡。投资89.8万元建设骆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主体已封顶,预计今年底可投入使用,推动养老服务从“有”向“优”转变。通过“敲门行动”摸排特殊困难老年人42人、困境儿童35人,精准落实社会保障政策,让关爱直达人心。
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。创新“大树头+”听民意解民忧活动,开展政策宣传、安全教育等活动8次。以骆湖社区为试点,运用“粤治美”数字平台推行积分制治理,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。网格化管理全覆盖,矛盾纠纷化解更高效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增强。
从“脏乱差”到“洁齐美”,骆湖镇以乡村风貌提升为抓手,让乡村既有“颜值”更有“内涵”。
典型村建设引领示范。红花村作为省级典型村,盘活土地资源发展草莓采摘园、红色旅游基地,通过赤膊房整治54栋、屋顶改造17栋,新建河堤步道、小广场等设施,打造出“红色+绿色”的特色乡村样板。新增20户美丽庭院,完成12处人居环境整改,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
城乡风貌实现整体跃升。成立5个重点区域工作小组,运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排查,加强任务数据摸底,对重要区域的房屋实施全覆盖航拍。同时,立足镇域实际,聚焦国道风貌带关键交通节点,深度挖掘本土特色,融入骆湖镇“篮球小镇”文化元素,通过篮球主题壁画、特色标识等设计,赋予国道风貌带独特的文化魅力,打造兼具功能性与美观性的重点示范路段,以点带面推动全镇风貌实现整体跃升,让乡村街道成为一道风景线。
人居环境焕发新活力。常态化开展“镇靓村洁庭院美”“千塘万渠”清淤等行动,组建2支督导巡查队每两周全覆盖巡查,整改环境卫生问题700多处。动员8200人次参与整治行动50场次,评选“三美家庭”示范户45户,以榜样力量带动全民参与。
美丽圩镇建设成效显著。投资1000万元完成扩容提质一、二期工程,5.8公里骆湖河碧道验收通行,“六乱”整治让圩镇告别“脏乱差”,圩镇客厅成为展示骆湖文化的新窗口。
绿美生态建设走深走实。投入近200万元开展绿化行动,种植绿植1.2万多株,建设40个主题林,实现“一支部一码”“一树一码”全覆盖。完成各级美丽庭院创建474户,“四旁”“五边”见缝插绿,让绿色成为骆湖最动人的底色。
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,骆湖镇通过机制创新破解发展瓶颈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注入持久活力。
土地要素的潜能得到了有效激活。以致富村水龙围片区为试点,推进农村集中建房示范项目,完成6栋单元楼框架、水电配套等建设,探索出破解宅基地供需矛盾的有效路径,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强村公司运营成效显著。完善骆湖和美公司市场化运营机制,实行多级审批和薪酬制度,累计承接业务6笔,营业额达778.38万元,提供就业岗位2800个,综合实力连续半年位居全县第一,实现了“强村”与“富民”双赢。
富民工坊拓宽增收渠道。在峰木村搭建“富民工坊”平台,对接企业设置“妈妈岗”,提供岗位30个,吸纳农村赋闲妇女就业,村民月增收2000余元,让群众实现“家门口就业”的愿望。